报告题目:
激光增材制造晶格超材料结构
报告时间:2025年4月18日上午9:30
报告地点:行政楼210
报告简介:
高性能构件多服役于苛刻环境,从需要轻量、承载的力学结构设计发展到多物理场耦合的功能结构设计。传统材料性能很多时候已达到服役极限,利用人工设计或仿生的微尺度超材料结构胞元,可实现构件性能大幅提升且兼具功能属性。晶格超材料是按原子晶格构型排布成的复杂人工微结构,可通过形状、尺寸和排列来操纵应力、流速等物理特性,在航海、航天和生物工程等多领域极具应用前景。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基于数字化分层制造原理,将复杂的三维结构转化为二维平面结构,通过激光能量加载在各种形态的金属材料上,使设计由面向工艺转变为面向性能,是实现金属基超材料结构的有效制造手段,但其传质传热过程复杂,还存在热应力、残余应力导致的粘粉和尺寸制造的偏差,这些制造约束会导致超材料结构的力学性能、多物理性能和功能特性的偏离。因此,金属增材约束下的晶格超材料结构形性协同调控是一项重要课题!
报告人:张磊,南昌大学特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,入选2022年国家人社部香江学者,2024年江西省赣鄱英才-创新领军人才,围绕力学/功能超材料设计及其激光增材制造开展研究。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、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、军科委JCJQ重点基础项目子课题、装发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等7项。在Nature Communications、Acta Materialia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其中,第一作者(含共一)15篇,Google学术引用1500余次,H因子21,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,主编中、英文专著共2部。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委员,担任Rare Metals等期刊青年编委、Biomimetics等SCI英文期刊的客座主编,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、邀请报告10余次,增材制造超材料结构相关理论成果被国家基金委网站报道。